概念及功能

  一、精

  1、什么是精?

 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,在中医学的精、气、血、津液学说中,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,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。其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。

  广义的精,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,包括精、血、津、液在内。

  狭义的精,指肾藏之精,即生殖之精,是促进人体生长、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。

  2、精的功能作用:

  ①繁衍生殖

  生殖之精与生俱来,为生命起源的原始物质,具有生殖以繁衍后代的作用。

  ②生长发育

  精是胚胎形成和发育的物质基础,出生之后,犹赖阴精的充养,才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。

  ③生髓化血

  肾藏精,精生髓.“肾生骨髓”(《素问•阴阳应象大论》),髓居骨中,骨赖髓以养。肾精充足,则骨髓充满,骨骼因而强健。

  精生髓,髓可化血,“人之初生,必从精始……血即精之属也,但精藏于肾,所蕴不多,而血富于冲,所至皆是”(《景岳全书•血证》)。精足则血充,临床上补益精髓可以治疗血虚证。

  ④濡润脏腑

  人食用五谷杂粮,经脾胃消化吸收而转化为精:水谷精微不断地输市到五脏六腑等全身各组织器官之中,起着滋养作用,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。

  二、气

  1、什么是气?

  ①气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物质。气在宇宙中有两种形态:1. 弥漫而剧烈运动的状态,由于细小、弥散、加上不停的运动,难以直接察知,故称“无形”,如卫气,营气。2. 凝聚状态,细小而弥散的气,集中凝聚在一起,就成为看得见,摸得着的实体,故称“有形”如躯体,官窍。

  ②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。

  ③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。

  2、气的生成:

  ①先天精气:来自父母。脏府定位在肾(命门)。

  ②后天水谷之气:乃消化吸收之物质。脏府定位在脾胃。

  ③清气:呼吸而入。脏府定位在肺。

  3、气的分类:元气、宗气、营气、卫气

  4、气的功能作用:

  ①推动作用  人体的生长发育,各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,血液的生成与运行,津液的输布和排泄,都依赖气的激发,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,就会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,脏腑、经络功能会减退,还会引起血虚、血脉瘀滞和水湿停滞等病变。

  ②温煦作用《难经、二十二难》说;“气主煦之”。即指气有熏蒸温煦的作用。是人体热量的来源,人体能维持正常的体温,是与气的温煦作用密切相关。若温煦作用不足,便可出现畏寒肢冷,血运迟缓等。

  ③防御作用 气能护卫肌表,防御外邪侵犯,又能与入侵之病邪作斗争,若驱邪外出,则身体康复,若气的这一功能不足,则易受邪而发病。正如《素问•评热病论》说: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。

  ④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,主要是对血、精、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。若这一功能不足,便可出现出血、自汗、遗尿、遗精等病症。

  ⑤气化作用  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。具体地说,是指精、气、血、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。若这一功能失常,就会影响到气、血、津液的新陈代谢;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;影响到汗液,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。

  上述气的五种功能,它们密切配合,相互为用,才能保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。

  三、血

  1、什么是血?

  血指血液,是运行脉中而环流全身的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,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。

  2、血的功能作用

  ①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。

  ②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。血气充盈,则精力充沛,神志清晰,思维敏捷;若血虚,则烦躁、恍惚等。

  气与血的关系

  ☻气为血之帅:气能生血、气能行血、气能摄血。

  ☻血为气之母:血能养气、血能载气。

  ☻气和血一阴一阳,气无形而动,属于阳;血有形而静,属于阴;气有温煦推动的作用,血有营养滋润的作用;血的生成离不开气,气也不能离开血而独存。

  ☻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,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;气无血作为基础,气就变成了身体里的邪火。气虚,人就会疲乏无力、气短懒言、食欲不振、头晕目眩、面色苍白;血虚,人就会心悸失眠、形体消瘦、皮肤干燥、面色萎黄。

  气血平衡的重要性

  ☻气,是人体的动力。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。它们共同推动着身体内能量的转化和新陈代谢。

  ☻气和血,相互维系,不能相离,气中有血,血中有气,气血相依,循环不已。若气血不和,则百病丛生。